轉自 http://sites.google.com/site/holykind02/
此篇文章為備份用
欧洲盔甲史整理(修订版)
首先,感谢小宇提供的数码相机,否则本文不会出现
其次,感谢学校机房里的ACDSee,让我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编辑好图片,把总量约300M的东西压缩到不足5M。
--------------
关于本次修订,主要是把原来的图换掉,并添加了一些内容。
虽然图片还是不太好,但毕竟比原来好多了。
有些图片被删掉了,那是因为,我忘拍了。
-------------------
大约是在新石器时代,当两个部落把长矛和弓箭对准对方时,战争就爆发了。
战争促成了盔甲的起源。
出于防护的必要 ,人们开始用麻或者皮革做成轻便而且厚实的甲胄,这应该就是最早的盔甲了。
古希腊迈锡尼时期的士兵
之后,
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金属盔甲开始出现。
古人使用的金属,大部分是或多或少的含有不纯物的合金,其中,铜合金最为主要。因此,最早出现的金属盔甲就是青铜盔甲。
下面这幅图是古希腊迈锡尼时期(公元前15世纪)的青铜盔甲图。头盔的内衬由皮革做成,在外面装上野猪牙齿磨成的小片。铠甲是青铜的,包括护胸和护背,分别由三片铜板组成,用皮带串在一起。
此外,还有护颈和护肩。
古时盔甲除以上看到的青铜盔甲外,还包括一种鱼鳞片式盔甲
这是希腊的鱼鳞片式盔甲:


这是西亚的:
此时,完整的盔甲包括:头盔,铠甲,折叠,臂甲,腿甲,护足。
如图

之后,出现了锁帷子甲(将直径约1厘米的青铜环与铁丝环串联起来,并用铆钉加以固定)并流行开来。

锁帷子甲(复制品)

到了中世纪早期,处于铁器时代,兵器制造已很先进,那时制造出来的兵器很锋利,但铠甲的制作仍很落后,士兵对身着锁帷子作战。战场极其惨烈。常常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故又称这个时代为“铁血时代”
11世纪的法国头盔


锁帷子可以说是铠甲历史中生命最长久的。
它诞生于古时青铜时代的东方,经凯尔特人之手传到罗马,在欧洲中世纪时改为铁制。
锁帷子柔软性很好,紧紧的贴在身上,能抵御刀剑的劈砍,不足支出是很难抵御利器的刺杀,因此往往需要盾牌的保护。
下面是公元1250年左右骑士的武装(右方为头盔)


到了14世纪左右,由于铁制弩的普及,过去的锁开已无法抵挡这种弩的穿透力,于是人们开始在铠甲的某些关键部位使用铁板以增加防护力。
之后,有部分增补发展到整件盔甲,被称为铁板铠甲。
早期的铁板铠甲(1400年左右,意大利)

15世纪中叶开始,盔甲步入兴旺时期
1475年意大利制造的全套盔甲


1480年左右意大利制盔甲(左手甲已丢失)

1510年左右意大利制盔甲(左肩经过加厚处理)

1480年,意大利制作的人和马的盔甲

与意大利式盔甲光滑而具有线条美相反,当时的德国则采用先用刀棱敲打,然后通过钣金加工来制作盔甲的工艺,其盔甲表面满是几何图案,被称为哥特式盔甲。后来又出现了超哥特式盔甲。
1480年左右,德国兰茨故特生产的人和马的哥特式盔甲

1485年,蒂罗尔大公基克门多的超哥特式盔甲

哥特式盔甲(1840年左右,米兰盔甲大师作品)

德国制哥特式盔甲的胸甲和背甲(均由三片拼成)


手甲

脚铠

中世纪结束后,大约1500年间,恰处于盔甲的过渡期
这时,本来性能优良的超哥特式盔甲,由于人们对他可以的转世,最终对厂家和购买者来说,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于是,研制开发一种性能相同而且更为实用的盔甲变得十分重要。
下面是1500德国制造的盔甲

这种盔甲的胸甲由一块加厚的铁板制成,表面没有任何装饰,背甲制成隆起的条纹状,并首次出现了颈甲。它的肩甲做的比过去小了一些,为加强防护,使用了腋甲。
腿甲由五块铁片组成,铁靴前部也废除了多余的尖角。
这时的盔甲已能把人的身体严密的包住,但盔甲的重量已达25公斤,更加限制了骑兵的行动,反而容易被打败,因此,减轻盔甲的重量成为当时的当务之急。
最后,奥地利的马克西米利安和孔拉研究出,将盔甲的所有地方都尽量敲打成隆起的形状,从而不需要特别的加厚,也就减轻了盔甲的重量。这种盔甲迅速流行开来。
下面是德国制作的马克西米利安式盔甲(1520年款式,重约21.5公斤)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骑在马上的姿态

不过,由于制作上所需功夫太大,这种盔甲制流行了20年就销声匿迹了。
不过马克西米利安式盔甲在西方盔甲史上应是占有重要地位的,现在,我们看一下其构造。
首先是头盔
-------

头盔两侧有颚甲,靠合叶固定。头盔里面垫有内衬,沿边钉有皮革。
------

颚甲靠其下端的钩子钩紧。头盔两边留有小孔,便于听觉。
-------

头盔前部装有面甲,靠螺丝固定。面甲右侧有小柄,便于面甲的开合
-------
这种面甲被称为“蛇腹形”面甲,靠颚甲右侧的弹簧固定,表面设置有视孔和换气孔,重1.7公斤。 
=========
颈甲
-------

--------

背面图,两侧的合叶轴用于挂肩甲
--------

侧面图,左侧用合叶和铆钉锁紧,右侧可以自由开合。
-------

内侧面,拼接起来的甲片,用于保护头和肩的活动,里面还缀有皮带。
=====
头盔与颈甲的组合

正面图,套接后可180度回转
--------

背面图,组合很完美
--------

右侧面
=====
胸甲(腋部两侧装有可以灵活移动的铁圈,衣襟部的毛变向内卷起,起加厚作用)

-----

胸甲的背面。腰甲与护腿甲共分四层,逐一用皮带栓在一起
====
背甲(有一块完整的铁板制成,另外带有腰甲和三层的臀甲)

颈甲和胸背甲组合(右侧面)

(胸甲制成球形状以求坚固,同时,由留出了与胸部间的空隙,以保护胸部。为便于骑马,腰甲和臀甲均制成伞状)
====
右肩甲(因为多用右手攻击对方,其前方的挡板制作的较小)

左肩甲(左侧多用于防御,前面的挡板取代盾牌的作用,因此制作的较大)

左右臂甲

左右手甲(看得出来,很精致)

盔甲上半身

右前斜面
----

左后斜面,竖立在肩甲上的冠板作为保护头部周围的屏障。肩甲后面的扇板,用于增强比胸甲薄的背甲。
======
大腿甲

小腿甲

左脚铠

右脚铠

腋甲

再看几张
1505年左右,德国纽伦堡生产的马克西米利安式盔甲

1516年,德国奥格斯堡生产的马克西米利安式盔甲

1525年左右,德国纽伦堡生产的马克西米利安式盔甲(其面甲模仿人或动物的面部表情)

同时,英国也在加紧研制自己的盔甲,终于在1515年,制造出了第一副自己的盔甲:格林尼治式盔甲
这种盔甲不仅可以用于骑射比赛,还可以在肉搏时使用
这是亨利八十徒步作战用的盔甲

卡尔五世的盔甲

随着冶炼工艺的提高,盔甲一代比一代精良,终于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最高峰。
这个时期的盔甲右成为文艺复兴式盔甲,它是由中世纪转向近代的一个阶段。
下面是16世纪意大利产的凹版花纹装饰的铠甲和马甲

1534年德国生产的集凸版和凹版装饰于一体的盔甲

1550年左右德国产凹版装饰镀金盔甲

让我们来看一下它的构造
头盔(由冠顶、眉庇、面甲以及颚甲组成,在脖子周围增加了喉甲和颈后甲。头盔后部的细筒用来插羽毛)

胸甲(由一块完整的铁板组成)

背甲(有一块完整的铁板组成,并附有一截臀甲)

大腿甲

腰部锁帷子甲裙

颈铠

肩甲

臂甲(分上下两部分,已旋转筒连接在一起,胄甲内侧垫了多块小铁板以增加抵抗力)

手甲(非常精致)

大腿甲

小腿甲和铁靴

火炮的诞生使骑士失业,盔甲匠也跟着倒霉。为了寻求出路,他们开始打造仪式用盔甲。从此,盔甲日趋服饰化。
仪式用盔甲

意大利米兰出产的仪式上穿的上半身盔甲

还出现了专门用于比武的盔甲
在这之后,还出现过半身盔甲,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全身盔甲衰退后的变种。
装饰有凹版涂金花纹的藏青色半身盔甲

1510年左右德国生产的半身盔甲

1540年左右德国生产的“黑底白条”半身盔甲

随着技术的发展,盔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到现在,只能作为工艺品供我们欣赏。
盔甲由起源到中世纪的兴盛,再到由于火炮的出现而走向衰亡,再到今天作为工艺品再度兴盛,经历了数千年,其所代表的人类文明发展不是一般事物可以比拟的。
+++++++++
+++++++
补充内容: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仪式用盔甲

凹版涂金花纹装饰的紫色格林尼治铠甲

1600年左右意大利北部重装骑兵穿戴的盔甲

1500年左右,德国制造的马上比武的装备

16世纪中叶德国士兵和战马的全副武装

----------
参考文献《图说西洋甲胄武器事典》
----------
谢谢观赏
登入 最近的協作平台活動 條款 回報濫用情況 列印頁面 | 由 Google 協作平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