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6日 星期一

靈界線:像恐怖片的紀錄片,像批判家庭的影評

我是被PTT八卦版wetin寫的文章吸引到的
作者: venti ( Entertainment Agent )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八卦] 1976除靈失敗事件
時間: Sat Jun 23 22:03:59 2007

文章內容是關於1976年德國發生的真實事件,據信是美國大法師的原始構想來源
這幾年則有此片和驅魔兩片
驅魔是明天要談的,像紀錄片的恐怖片 XD

當年的事件基礎是一個女孩由於不明的原因出現了無法自制的行為
在歷經神經醫師、精神醫師診治後,淪落到了神父及除靈師手上
最後在除靈師手上喪生了生命
聽說是因此事件,德國境內從此除靈師絕跡
上面說的很簡略,有興趣的人請自己去翻venti的文章看

以下進入電影感想
這片絕對不是恐怖片,導演的意向太強烈了
他在片中大量製造出父母對他的壓迫,然後緊接上他的..發病
讓人怎樣都無法將他的異常行為和神魔連上邊

說到這個,我就想談談家庭的壓迫了
身為父母,身為成年人,一定會有些對小孩的要求
原因也許是來自他的經驗、他的經歷、他被灌輸的觀念
可惜的是,有些父母永遠無法了解小孩和他並不一樣
小孩並不表示是父母的複製品,更不是父母的夢想實現器
可是,當父母要求小孩時,小孩常會把它們的意志當作自己的意志
更慘的是,父母的要求往往是做不到、做不完的
會將父母要求放在心中的,往往是沒有自信的人
當父母的要求越多,就越做不到,就越沒有自信
這樣的惡性循環,總有些人遲早會崩潰

東方社會很相信個人作為
換句話說,一個人的行為是要自己負擔的,無論環境有多惡劣
好的環境下會出惡人,惡的環境下會出好人是沒錯
這也許是機率問題,但機率總會匯集成統計數據
父母可以認為他的教育方式對孩子不會造成影響,變好變壞都是孩子自己的命,也就是孩子自己的機率
但事實是孩子的行為總是會因為父母的對待而成為統計中的數字然後回饋成機率
受到溺愛的小孩一定會軟弱、自我主義嗎?不一定,但從統計結果來看機率很大
換個角度,如果變好變壞都是孩子自己選擇的,那父母又何必做教養?
難道只是為了表示自己有在盡責教導孩子?
這種表演方式,只是把孩子當成家庭舞台上的魁儡
很不幸的,魁儡所以是魁儡是因為他沒有自我,線一放掉他就啥都不會
而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擁有自我
也就是說人永遠不會是趁職的魁儡,也就是說父母永遠無法期望孩子的行為和他預想的一模一樣
這是正常的事情
可是當父母對這點看不透、放不下時
孩子能如何因應?
如果是個乖孩子,也許會選擇壓抑自己,直到爆炸
相形之下,當過壞孩子,直接爆炸讓父母不再用這種方式對待,反而是較好的選擇
從頭講到現在,我一直都是假設孩子為弱勢
不過我也認為事實就是如此
強勢的孩子有嗎?有阿,大陸前陣子就有各父親為了女兒迷劉德華而弄到掛
這是孩子強勢嗎?我不認為..因為這樣的孩子始終還是父親自己造成的

恩,好像跑題跑很遠 XD

接續前文,片中對除靈的事情其實著墨很少
相對之下,連主角對神父的衝突戲都還比較多
當然最多的還是家庭衝突啦

就原始的觀賞動機來說,這片爛的可以
主角的演技不錯,可以看到瘋狂這兩個字的呈現
雖然這樣的段落不多,不過用心看的話,還是會被震撼到
但是整體的色調平淡,故事平鋪直敘,沒啥轉折
抱著欣賞恐怖片心態的人絕對會睡著

如果拋開原始動機,這片還算可以
雖然是劇情片,不過衝突夠多,可惜的是導演大多把它們冷處理掉了
但即使如此,也不會令人有昏昏欲睡的感覺
也因為他的節奏不快,令人有思考的空間
風行者(吧?)中說過,人看書的時候,看到的是自己
這句話也同樣適用在電影上
如果,你有過類似的體悟,家庭壓力的體悟,相信這片會令你感觸良多

如果拋開一切,單純就電影層面來看
拍攝、剪接技巧不生疏但過於平實
故事安排沒有張力,
角色表演平淡
一切的一切都很符合計錄片的風格,但...就是一部常見的紀錄片而已
難得有這種主題卻處理成這樣
即使是紀錄片,我也要投給導演兩顆番茄
不過,這也許就是德國式風格吧..
平實、嚴謹、不追求表面浮華只重視內在意涵

沒有留言: